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
支持ipv6
无障碍
当前位置:yb体育官方-亚博全站客户端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发展规划

自治区中医药局 2021年工作计划实施进展情况 -yb体育官方

2021-12-22 11:00     来源:广西中医药管理局
【字体: 打印

2021年主要工作计划实施进展情况

(一)聚焦顶层谋划,中医药发展环境增添新动力。长期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广西中医药壮瑶医药事业发展。2021年4月21—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率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到广西进行中医药法执法检查,指出广西认真贯彻实施中医药法,围绕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充分发挥生态建设和绿色发展优势,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制度,中医药事业取得蓬勃发展的新进展新成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政策措施上给予大力支持,在资金安排和项目建设上给予重点倾斜,余艳红书记、于文明局长、闫树江副局长等领导同志关心、重视中医药壮瑶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亲临广西指导工作,深入基层调研,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促进全区中医药壮瑶医药持续健康发展。

自治区党委、政府对中医药工作进行再部署再推进,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深入中医医疗机构、中医药院校调研,对中医药事业产业发展、人才队伍建设、民族医药研究等作出批示,解决中医药发展重大问题,重视程度、支持力度和推进强度前所未有。5月,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条例》,7月1日正式施行。自治区人民政府明确广西中医药壮瑶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作为政府审定印发实施的专项规划。11月8日,召开2021年自治区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领导小组会议,明确加快编制《广西中医药壮瑶医药振兴发展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3年)》《支持广西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产业,推动中医药壮瑶医药传承和创新。

(二)聚焦提质扩容,中医药服务供给呈现新作为。落实“四方责任”,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推进广西国家中医疫病防治队伍和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队伍能力建设。深化中医医改,加快县级中医医院建设,优化调配县域医疗机构资源,促进有序良性发展。获得中央资金支持5亿元,建设广西药用植物园、柳州市中医医院等5项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全区拥有公办县级以上中医医疗机构104所,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达到2.18万人,县级以上中医类医院床位数3.78万张。分级诊疗体系建设逐步完善,37所公立中医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48所县级中医医院牵头建立县域医共体,建有1226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在2019年度全国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中,广西有5家中医医院进入全国百强。广西国际壮医医院通过评审成为三级甲等民族医医院、桂林兴安界首骨伤医院成为全区首家民营三级中医医院。国家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监测中心公布的“十三五”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情况统计分析报告中,广西县级中医医院二甲达标率(62.22%)、县级中医医院参与县域医共体建设比例(81.43%)、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占比(94.88%)等多项指标名列全国前五。

(三)聚焦培养培育,人才队伍和科研创新注入新活力。出台《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动广西中医药教育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中医药教育改革与高质量发展12项举措。全区拥有国医大师2名,全国名中医2名,青年岐黄学者3名,桂派中医大师28名,广西名中医196名,构建涵盖自治区、市、县、乡、村五级中医药壮瑶医药人才骨干网络。实施“名中医八桂行”、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技术推广等项目,培训基层中医药人员1万多人次。推进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近20个国家级平台、7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10个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中药材质量监测与评价重点实验室通过国家药监局认定,广西实现国家级药品重点实验室“零”突破。广西药用植物园联合实施“药用植物4.0计划”,推动构建世界药用植物大数据中心。

(四)聚焦特色优势,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凸显新潜力。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圆满收官,全区中药资源物种7506种,位居全国前列。新增遴选中药材示范基地、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示范基地、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和定制药园58家,累计117家,“三个一批”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纳入大健康产业“四个一百”培育工程,推动中医药 健康产业融合发展。中药材种植总面积720万亩,形成三金、金嗓子、花红等一批驰名全国中药品牌。成功举办第九届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交流大会,线上观看人数超600万人次,影响广泛。

(五)聚焦文化弘扬,中医药“走出去”开创新格局。贯彻落实《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实施中医药健康文化传八桂活动。实施中医药壮瑶医药国际合作专项,推动中医药文化向海外传播。广西药用植物园与老挝卫生部编写出版《老挝草药典》,推动共建老挝药用植物园。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在柬埔寨、老挝有关医院设置中医科,建设中国—东盟民族医药远程诊疗试点平台推动中医药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国家重大战略建设。成功举办2021中国—东盟传统医药健康旅游国际论坛(巴马论坛),增进中国与东盟各国传统医药与旅游业合作。12月9日,参加桂澳经贸合作暨中医药合作恳谈会,深化桂澳两地中医药合作交流。广西形成了以东盟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为主、覆盖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医药领域对外开放合作格局。

(六)聚焦部门联动,中医药形成合力呈现新局面。我局全力抓好自治区中医药民族医药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发挥统筹协调、协调督办、推进落实等职能,成员单位在项目安排、资金投入、科研平台、医保改革等方面下功夫,推动中医药持续健康发展。自治区科技厅将促进中医药壮瑶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纳入《科技强桂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十四五”生物医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方案》,为打造南方民族药基地、中国壮瑶药之乡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农业农村厅打造广西罗汉果等优势特色自治区产业集群,培育“桂”字号中药品牌、中药材拳头产品。自治区药监局推进《自治区中药饮片炮制规范》重大修订,抓好广西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制订。自治区医保局将符合条件的531个中药饮片、壮瑶药饮片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增幅达59.53%。

2021年,我区中医药工作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存在体制机制不健全、中医药基层人才队伍薄弱、缺乏全国有影响力的中医药领军人才、传承创新能力不足、壮瑶医药标准不完善,产业优势未形成等问题。这些问题,持续在2022年和“十四五”期间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网站地图